广州市抽检床单、床罩产品10批次 3批次不合格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21年第三季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市床单、床罩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8家公司制作的10批次产品,经检验,发现3家公司制作的3批次产品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5296.4-2012和相关推荐性的产品质量标准对纤维含量、pH值、甲醛含量、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产品使用说明(标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pH值、耐湿摩擦色牢度。
产品使用说明(标识)是消费的人了解产品性能的主要窗口,如果标识标注错误或漏标就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判断而购买不适用产品。本次抽查有2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的问题大多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问题不够重视;二是生产者不了解标注要求,导致有意或无意漏标或错标。
纤维含量是纺织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原料成分的优劣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消费者在选购床单、床罩产品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将直接影响花了钱的人产品的正确选购。本次抽查有1批次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体现为产品未明确标注纤维成分及含量,不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时,有利于保护人体皮肤的表面平衡,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易使皮肤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根据GB 18401-2010规定,婴幼儿服装产品的pH值应达到A类要求,即4.0-7.5;非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pH值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即4.0~8.5;非非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pH值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即4.0~9.0。本次抽查,有1批次产品的pH值超出标准允许范围,检验结果偏碱性。织物在后整理过程中常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对产品做后处理,如果未严格按照工艺条件进行中和处理或中和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导致产品酸碱性超标,从而使pH值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色牢度是指染色纺织品在使用或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各样的因素作用(如日晒、水洗、汗浸、摩擦等)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色牢度差的服装,在使用的过程中,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们的身体吸收而危害健康。面料生产企业在对面料染色时使用了劣质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都可能会引起面料的色牢度不合格,而服装生产企业采购面料时如未对面料色牢度按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做严格把关,则有几率会使服装成品的色牢度不合格。